一生忙碌,步履不停,对勾顺利和勾佳瑶两兄弟来说,母爱既是流动的也是永恒的。在酉阳县实验中学,每隔一天就会看到一位母亲提着几袋药走进校医室为小儿子注射药物。同样的事情每隔一个月还会发生在合川区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里,同样的药,同样的注射手法,打针的还是同一个人,只是她打针的对象变成了大儿子。这些年来,凭借日复一日的训练,红云不仅成为两个儿子长期的医生,更被磨炼成了一个坚强干练的母亲,是一家生命延续的希望。
两儿同患血友病
丈夫和她离婚
家住酉阳县天馆乡太白村的红云,是个命运坎坷的女人。20年前,她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勾顺利,本来是件值得高兴事,可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血友病,也就是从那时起就注定了红云这一生的操劳命。大儿子患病后,夫妻俩想着再生一个或许会不同。可天不遂愿,5年后小儿子勾佳瑶出生了,竟然也患有先天性血友病。眼看两个儿子都逃不过这个病,红云夫妻俩也就认命了。
两个孩子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对于一个贫农之家来说,每次上千元的药费,一个孩子他们都难以承受,两个那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两兄弟只能轮着来,谁疼得受不了了就带谁去治疗。在长期折磨中,不仅孩子们痛苦不堪,红云夫妻也出现了裂痕。
丈夫常常责怪妻子生出了两个病儿,才让全家都跟着受罪。在长期的抱怨中,红云觉得十分委屈,哭得眼泪都干了却也不能让丈夫回心转意。2011年,心灰意冷的她选择和丈夫离婚,带着2个儿子离开了家,此后与丈夫更是再无往来。
母子三人生活艰难
治疗多年花费上百万元
离家后的母子三人无处可去,只能在县城租了房子暂时栖身。那时大儿子才10岁,小儿子才5岁,带着两个离不开药的小孩,红云的日子可想而知。为了照顾儿子,红云不能外出打工,甚至连一份固定的工作她都无法兼顾,长期以来她只能靠着老家的地,自给自足养活一家人。儿子们的药费则只能靠着低保和亲戚救济勉强维持。

后来,孩子们渐渐长大一点,治疗也比之前更加频繁,以前疼了才治,现在隔天就要用一次药,钱从哪来?红云愁得夜不能寐,她只好托人找关系去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才勉强能维持两兄弟的费用。从那之后,她的日子都在繁忙之中重复着。每天都要接送2个孩子去学校,哪怕只隔了2条马路,她一天都没落下;每隔一天她就要提着两包药走进学校为两个儿子注射;趁着两兄弟上课的时间她要去帮别人打扫卫生,去医院开药;周末才能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种点庄稼,维持生活。
十几年的治疗中,兄弟俩每一张药单,她都小心翼翼的保存着,合起来竟然花费了102万元,除去报销救助的费用,她独自承担了50多万元。在红云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中,大儿子勾顺利总算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考上了大学。
艰难养育2个儿子
社会接力将爱延续
去年,勾顺利考入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成为一名大学生。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母亲红云喜极而泣,为儿子来之不易的成绩感到高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两个孩子一患病红云就明白,孩子以后肯定是不能像她一样干粗活累活,为了能让他们有自食其力的本事,从小红云就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长大了才能有出息,所以哪怕日子再难,她都坚持让孩子上学。为了两个儿子,红云也努力学习,从大字不识的一个农妇努力学习成为孩子们的专职“护士”,她用近二十年的辛苦为孩子们换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大儿子考上大学后,第一次离开她,心里除了担心还是担心。永川离酉阳六个小时的车程,为了照顾小儿子,红云无法做到隔一天就送药到学校,只能变成一月送一次到学校,嘱咐校医隔一天就给他注射一次。老师同学知道勾顺利的情况,都对他照顾有加,离开母亲的保护后勾顺利感受到了社会的善意,更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未来,两兄弟的药还将持续终身,而母亲红云也总有一天会放手,到时候接替她的将是社会上的款款爱心,帮助他们立足社会,创造幸福。
原创文章,作者:李小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xianshihu.com/yangsheng/4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