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是一个在老年群体中经久不衰的话题。聊到养生,很多老年人都会对自己独有的一套养生方法津津乐道,比如作息规律、运动得当、吃什么保健品等等。
与这些现实中的养生行为相对应的,还有网络上不断刮起的“养生旋风”,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各样的养生文章比比皆是,比如 《长寿的秘诀就一个字!》《如何能活到一 百岁》《百岁老人长寿秘诀只因为吃了它》等等。
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标题党”似乎在把养生拉入一个有关“岁数”的怪圈里。
那么,养生难道养的就是岁数吗?显然不是,养生,养的是心态。
以年龄来标注老人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习惯,但是从养生或者是养老角度来说,比年龄更值得被我们关注的是晚年生活的质量。
身体是否健康、心态是否平和、生活态度是否积极等等都是晚年生活的重点,与这些相比,“岁数” 实在没有那么重要。
但偏偏有很多养生言论都喜欢拿着“长寿”当噱头,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长寿”比“心态好”“生活质量高” 等说词要有说服力得多。
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很多人开始乐于去研究能使人“长寿”的秘诀,或者是为了“长寿”去购买各种保健品。
不过我们可以猜想一下,这样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是真的相信,又有多少人是“吃了总比没吃踏实”的心理在作怪?又有多少人对于那些“长寿”文章,只停留在转发,却很少跟着做的其实,这部分人,可能已经出现了“养生焦虑”。
存在“养生焦虑”的老年人往往为了自己的身体可能存在的问题而担心,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才能长寿上。
那么现在我们回到前面的说法,心态的平和是影响老年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我们现在却为了养生而变得心态不平和,岂不是得不偿失过分的焦虑无疑会扰乱我们的生活节奏和状态,试想一下, 如果面对 生活,我们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 我能活多少岁”这样的问题上,那我们的晚年生活岂不是会变得很无趣只要我们在行动上把应该做的都做了,那么思想上就可以不用一直紧绷,也不必要把年龄过分放在眼里了。
总之,对于养生而言,老年人一定要端正心态,养生不是为了让自己活到多少岁,而是养出一种平和看待老年生活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果因为“养生”结果到头来自己的眼睛里只有“长寿”二字,这绝非好事。
养生的方式不仅有朋友圈里的养生文章和层出不穷的保健品,还有阅读、运动、交友和拥抱大自然。无论到多少岁,只要晚年生活质量是高的,我们的晚年生活便是成功的。
原创文章,作者:李小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ongxianshihu.com/yangsheng/37791.html
评论列表(1条)
养生保健重在养心,此文说得很有道理!值得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品味践行。养生保健,养的不只是长寿的岁数,主要养的是高质量的身心健康 ,追求健康平安快乐的美好人生。身体健康是健康的生理基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精神支柱。养生保健重在养心,以养心统帅指导养生,促进身心健康。高质量的人生,追求的是生得好、活得长、老得慢、病得晚、死得快的人生经历。但要从穿得暖、吃得饱、住得安、行得动、睡得着的生活需求细节做起,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养生保健十字妙 人生十字妙,每人必遇着。 生活老病死,经历躲不掉。 衣食住行睡,需求少不了。 养生讲科学,人生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