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10 14:24来源:互联网作者:互联网点击:
这个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答案。
因为老子说过: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意思是说,福与祸是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改变甚至逆袭的。
我们小区有一对耄耋之年的老夫妇,都是央属国企退休的,两个人每月的养老金将近一万元,经济上无忧无虑,老头子身体健壮,声如洪钟、健步如飞,一点都不像我以前在回答里描述的老年人,不但能生活自理,而且还能照料两个二胎的孙子孙女,在经济上还可以对儿女们予以资助,儿孙绕膝、颐养天年……整个小区的居民都羡慕他(她)们很有福气!
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老头子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每天不是坐在家里发呆发楞,口流涎水,就是发颠发狂、又砸又摔,连自己的老伴都不认识了,常常拳脚相加、恶语相向,连大小便都不知道了,往往便溺在裤裆里……
老太婆万般无奈,从农村请来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保姆来照顾他,管吃 管住,每月给七千元钱的工费,比老头子的退养金还高出好几百,老太婆的退养金还要供给三个人吃喝,家庭的经济状况顿时陷入困境,时不时地还要向儿女们伸手要钱消费,老太婆天天面露愁容,霎时间就衰老了十岁…………
今年疫情过后,我又见到老太婆满面红光了,我问她为什么看不见男保姆带着大哥出来散步溜弯了?她竟然欣喜地回答:老头子疯老自死去天堂了,男保姆也已经辞退,自己终于解脱了桎梏,每月近五千元的退养金,我可以生活的很好。
俗话说:床头百日无孝子。就连一生风雨同舟的老伴也无法免俗。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塞妪失马,焉知非福。这些话说得是不是很有道理?
@陈年芝麻 前江苏煤炭地质局高级经济师 文化领域创作者
毋庸违言,捕捉人生的美景,必在风华正茂之时,而所谓“最美夕阳红”之说法,不过是对暮年困境的无奈饶舌。
生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平淡、琐碎的,甚至会充满了数不尽的痛苦与无法排解的孤独。步入老年,更当如此。曹操在他的著名诗篇《龟虽寿》中抒发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年豪情,其实,那不过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理念,这种理念,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说到底,步入了老年,就是步入了人生的低谷,就是陷进了孤独的深渊 ,就是与病魔与疼痛展开一次次的纠缠。抛开地位与金钱不说,任何人,面对衰老,都会一声叹息。当然 ,如果你在未老之前属于强者,如果你能未雨绸缪,那也许你对老年即将遭遇的困境会有所设防。但如果你某一天真的老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你照样会仓促慌乱无可奈何。
人生是一场旅行,无论谁,他总归会走向人生的末途。从本质上来认识,并无所谓是祸与福。问题是,当你成为了老者时,你必须有所准备:准备吃苦、准备受难、准备赴死。如果能真的做到了这些,也许你的暮年就会露出一些微笑,尽管这种微笑有些苦涩,但总归还是
反应了你精神的强大。
@情感小沐柯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都会老,如果把老人和祸福相牵扯,我认为是对生命最大的不敬。
每一个人都会老,这是生命的定律,谁也逃脱不了?但是,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说在自己老后,被自己的儿女嫌弃,认为是祸患,那么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来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反正,我是不敢想象,所以,对这个命题简直是瞎扯淡,老人活得年纪大了,毫无疑问是福,并且是大福,对于整个家族来讲,都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当然,在目所能及之处,确实也见到过一些不太孝顺的子女,他们在自己的父母年长以后,要么是拳脚相加,要么是辱骂,总之,老人对于他们来讲就是负担。
这种家庭,他们的未来其实是可以预见的,正所谓“子学父样”,这个恶性循环只会不断的持续下去,他们这样对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们的子女也会这样对他们,如此循环往复,只会落得一个家道衰落。
并且,对于这类人来讲,我更是认为不值得同情,哪怕再可怜,都是自作自受。
而另外一些家庭,则是善待父母,在这些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后辈,大多,也都是孝顺的,哪怕生活的不如意,至少,在对待父母这一方面,都会做到尽心尽力。
所以,对于这种家庭来讲,在一代又一代之后,只会生活的越来越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