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6 10:50来源:容县石斛网作者:容县石斛网点击:
晚上不吃饭治病?农村老人们生活经验丰富,在聊天的时候能说出很多俗语老话,这些俗语老话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老人们常说的“不吃晚饭,饿治百病”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用的样样俱全,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各种疾病也找上身来。很多年轻人和孩子们也成了“富贵病”光顾的对象,归根结底就是“病从口入”。
以前的人们缺吃少穿,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是以前农村百岁老人也不少,现在人大吃大喝,鸡鸭鱼、猪牛羊、海参鲍鱼无所不吃,但是现在人的身体却并不好,各种因肥胖引发的疾病层出不穷。
为什么说晚上不吃饭对身体好呢?因为晚上吃过饭之后就休息了,吃的太多不利于消化,不但加重胃肠负担,而且很多能量消耗不了,就会堆积在身体内转化成脂肪,使身体越来越胖,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现在人根本不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所以晚上不吃饭,饿一顿等于喝了一碗健胃汤,让整日不得闲的肠胃也歇歇,减轻肠胃负担,对身体大有益处。所以老人们常说的“不吃晚饭,饿治百病”是非常有道理的。
不吃晚饭好处多,饿治百病谁知晓。——选自《病是自家生》。饿到底能不能治百病,没有权威机构证明,全是所谓的养生专家一家之言。真不真,我认为是假的、错误的,听我来分析分析。
饿不可能治百病,少食可降低疾病的发生。
我想如果饿治百病,国家开设那么多医院干什么,要医生干什么。生病了饿几天,这不就好了么。看病难、看病贵就不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只所以医疗卫生成为国家最头痛的事,成为国计民生大事,那么饿治百病肯定不成立,肯定是错误的。
饿一饿,晚上少食或吃清淡点,人不容易积食或不客易发胖,减少疾病的产生,这是有道理的。再加之,晚上人的运动量比较小,吃得过多,血脂、胆固醇会增多,引起身体的许多不适。
饿也不好,影响工作学习还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佛教讲"过午不食",是常生不老学。过午就是过了中午一点以后,就不能吃饭,吃饭就不能长寿。我认为这也是不科学,从中午一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相隔17个小时。17小时不吃饭,在当今快节奏、高运动量的情况下,谁受得了,谁体内能贮藏那么多的能量供人挥霍。早就饥渴难忍,影响工作学习了。史马迁在《史记》中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饿着肚了,有可能连荣辱礼节都不顾了,还谈什么工作。
饿的时间长了,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容易生病,这就不划算了。
七份饱是最佳选择。
七分饱不仅是每顿饭七分饱,而且整天都是七分饱。这是我们饮食的最佳选择。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总是担心自己或亲朋饿着,孩子饿着,老人饿着,见面总是问人家吃了没有,甚至请吃饭也一定让人家吃得很饱。这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对身体是有害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吃起了夜宵。那真的很不好,尤其是对小孩子,如果夜宵吃得很饱,客易发热。年青人,如果晚饭吃得很饱,也易做恶梦而损害大脑,老年人容易发生猝死。
那么吃多少比较好呢,就是七分饱。怎样才能七分饱,就是早餐必需吃,因为要促使肝脏的胆汁排泻;午饭要吃饱,因为要补充营养;晚饭少吃或不吃,保护胃气。
这就是吃饭技巧,希望大家做到。
吃饭不论是老年人、青年人还是小孩子,都要养成良好习惯,习惯成自然。只有养成习惯,才能确保进食规律,不会出现饥一顿饱一顿,才能真正做养生延年益寿。
总结:晚上不吃饭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不但身材不会变形,而且也不易换各种“富贵病”,所以老人们说的“不吃晚饭,饿治百病”是很有道理的。小平认为早饭和中饭必不可少,晚饭不吃可以美容健身,又省下来很多减肥的钱,是一举多得的美事。